每当世界杯的赛场上响起英国国歌《天佑女王》(现为《天佑国王》),球迷们的情绪总是被推向高潮。这首诞生于18世纪的国歌,不仅承载着英国的历史荣光,也在足球赛场上成为球员和球迷的精神纽带。然而,围绕它的争议从未停止——尤其是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代表队同时参赛时。
国歌背后的分裂与团结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英格兰队出场时奏响的《天佑国王》引发了苏格兰球迷的抗议。由于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但只有英格兰队以英国国歌为代表,其他地区如苏格兰使用《苏格兰之花》。有球迷直言:“这感觉像是强加的‘统一符号’。”但英格兰队长凯恩曾公开表示:“国歌响起时,我们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荣誉。”
球员与国歌的复杂情感
并非所有球员都对国歌充满热情。2021年欧洲杯上,英格兰球员在奏国歌时单膝跪地反对种族歧视,引发保守党议员批评“不尊重传统”。而苏格兰球员麦克托米奈则坦言:“我更愿意听到自己的国歌,但尊重比赛规则。”这种矛盾凸显了体育与政治难以分割的现实。
历史中的国歌名场面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半决赛,英格兰1-2负于克罗地亚后,看台上泪流满面的球迷仍高唱国歌的画面感动全球。BBC评论员称:“这一刻,国歌不再是符号,而是凝聚人心的力量。”而1966年英格兰本土夺冠时,全场7万球迷合唱国歌的盛况,至今仍是世界杯经典镜头。
“足球场上的国歌从来不只是旋律,它是身份、记忆与抗争的混合体。”——《卫报》体育专栏
随着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临近,关于英国国歌的讨论必将再起。无论争议如何,当那熟悉的旋律在绿茵场上回荡时,它早已超越音符本身,成为世界杯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