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国旗升起的夜晚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沸腾了。当孙杨以1分44秒65的成绩触壁时,整个中国游泳队都跳了起来。这枚200米自由泳金牌,不仅是中国代表团在那届奥运会的第五金,更是孙杨个人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
"从400米到200米,我需要完全改变自己的节奏和战术。这半年我每天都在和教练研究每一个转身细节。"
赛前不被看好的逆袭
赛前,外界更看好400米自由泳卫冕冠军的孙杨能在中长距离项目上有所作为。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从2015年开始,孙杨就在悄悄调整训练计划,增加了爆发力训练的比重。他的教练丹尼斯曾透露:"我们发现孙杨的短距离爆发力被严重低估了。"
- 预赛1分45秒75,小组第二晋级
- 半决赛1分44秒63,刷新赛季最佳
- 决赛前200米分段成绩比主要对手快0.3秒
战术执行的教科书
决赛中,孙杨采取了后程发力的经典战术。前50米他仅列第五,但在第二个转身后突然加速。解说员惊呼:"这个加速时机太精准了!"最后50米,孙杨的划水频率达到惊人的48次/分钟,比平时训练还快2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块金牌让孙杨成为继澳大利亚名将索普之后,第二位同时拥有200米、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世界大赛金牌的选手。这个成就直到2023年才被另一位选手追平。
领奖台上的泪水
当国歌奏响时,镜头捕捉到孙杨眼角的泪光。后来他在采访中透露:"想到四年前伦敦的银牌,想到这些年承受的压力,那一刻真的控制不住。"这枚金牌也标志着中国男子游泳在短距离项目上的突破,打破了欧美选手在这个项目上长达12年的垄断。
—— 摘自《泳者之心:孙杨的里约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