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爱瞎扯的八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女排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丁霞。最近,曾获得奥运金牌的她当选为两会代表,同时在即将开始的2024-2025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中,以35岁的高龄担任辽宁女排的队长和助理教练,成功带领球队获得季军。
丁霞在赛场上的表现尤为出色,不仅参与进攻,还负责组织球队的防守反击。这让她成为了联赛中唯一一位在球场上和教练席上同时活跃的现役国手。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女排体制内的一些问题,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
随着中国女排即将开启新的洛杉矶奥运周期,丁霞的未来引发了诸多讨论:她是否有可能成为现任领队赖亚文的接班人?又或者,她能否继续以运动员与教练的双重身份征战赛场?
丁霞的职业生涯可谓传奇。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以来,她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在二传位置上以非凡的毅力坚持着。然而,在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上,网络上不乏对她的质疑声音,有人认为她不应继续参赛,因伤病困扰,状态与前几届奥运会相比显得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与东京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的表现相比,确实有差距。33岁时就应该将机会让给年轻球员,这种声音也不在少数。
尽管丁霞尚未正式宣布退役,35岁的她状态明显不如从前,或许更适合利用她丰富的经验帮助年轻球员更快适应比赛节奏,贡献她的一份力量。她在辽宁女排中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运动员身份,作为助理教练,她不仅参与战术的制定,更主动承担起了对年轻球员的心理辅导工作。这种“场上指挥官”与“场下引路人”的双重身份,正是教练团队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很多人认为,丁霞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最适合接班赖亚文的人选。丁霞的个性鲜明,待人豪爽正直,这些特质使她在带队的过程中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待到2025年全运会后,她若转型为全职教练,将会37岁,不禁让人联想到郎平初次执教国家队时的年龄。如果排协能够打破对年龄的刻板印象,允许丁霞以“实验性身份”探索“运动员-教练”的双轨制,或许能为中国女排培养出真正“懂球”的管理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